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治理制度(2 / 2)

加入书签

人的残杀掠夺和其他州府官员敲骨吸髓的压榨,实在不值一提。欧阳轩等霹雳军高层也不愿增加民众的负担,只不过当下的生产力水平下,唯有如此才能维持运转和对抗凶残的蒙古人。

新的军制命令一出,常备军士兵倒是情绪稳定,在民兵队伍中反倒引起一片慌乱。原因无它,想留在基干民兵中的人太多了。按照霹雳军制度,即便成不为常备士兵,成为基干民兵也是好处多多,在政治上意味着有了做官的资格,在经济上意味着可以减免劳役,也意味着可以通过战功获得永业田。本着从战斗力和军事需求出发,此次基干民兵的编制倒有一半分给了工矿业和沿河一带屯垦点,其余地方分配的名额实在不多。以致其余屯垦点纷纷要求增加编制名额,这让负责此事的余柱焦头烂额,手忙脚乱了好长一段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