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章 三策九字(1 / 2)

加入书签

轰——

李善长话音方落,外面雷声激荡,伴着几声滴嗒过后,天地间雨水淅沥作响。

几人静静地听了片晌雨声,李善长忽地提起各路豪杰谁人更得民心之类,那边登时作出异议……总归是没什么定数的话题,俩人争辩几个来回便怏怏作罢,又转向其他方向的讨论,过得一阵,争辩激烈,二人便大眼瞪着小眼。

罗贯中冷哼一声“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如此行径似那南宋番僧,百室此言甚是荒谬!”随后目光落在朱兴盛身上,“重二这般寡言,可是有新奇的意见?”

“呃……”朱兴盛听着二人争论,思路却不在这里,时不时想着李升的事。其实晌午之前他在郭子兴的家院附近停留许久。瞧几眼住处周边的环境,访其往日与旁人的言行,傍着种种之间的细枝末节同史册记载的模样,揣摩几成可能的脾性,当然这算是过分谨慎了……这时听得那边问话,起先只是一怔,随后笑道

“倒没有什么意见,不过想同二位以碗为壶,以箸为箭,假两物作投壶之用,不去讲礼法,只当作消遣。”

“嗯……倒也无碍,本就是宴饮娱戏之物。”二人毕竟不是迂腐的文人,这时看过来的目光有着不少兴致,“只是这投法上可有不同?”

“自然有些变动。”朱兴盛取来两只碗,挪到身前,“眼下这两只壶中有着全然不同的路,二位以箸择之,只算有初之数,不取连中。”

罗贯中闻言错愕,随后摇头笑了笑“这般娱戏,重二当真是……有纨绔之资,你且说道说道,是哪般不同的路。”

朱兴盛对那纨绔之言不以为意,只将一碗往前挪了挪“这里面是伤人放火受招安的路子……是相当冒险的路。”

“这……古来有之,便是一时风光无两,总归不会有好下场,要不得要不得。”罗贯中登时摇头,持箸的手放了下来。

“不妥,这条路且不说有伤天和,实乃莽夫之举,我等怎甘堕落一身学问,不妥不妥……”李善长食指落向另外一碗,笑着说,“这里面呢,总该是有文人可走的路吧?”

“这里却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时雷声轰隆,乌云下闪过恍如白昼似的光,明晃晃落向定远县的霎那便遭晦色吞噬,风势紧了起来,哗哗吹着食肆窗格,外面已然大雨滂沱。

朱兴盛对面的二人伴着雷鸣陡然怔住,缓缓低诵九字,每过一遍,便如雷亟落下,头皮阵阵发麻。九个字并不复杂,但其间可汲取的东西实在精深宽广,二人毕竟是有真才实学,思忖半晌,随后瞪起眼睛看着朱兴盛。

起先只是感慨眼前的少年人以酒喻世,谈吐也不怯场,倒算有几分本事,年少多才思,大抵应如此。但这时心绪完全是倾倒性的复杂,惊诧充斥心口,这九字已然不是才思的范畴,这是才谋,真真正正的经世谋略。

不承想,今日兴起饮酒竟相逢一槃槃大才。这时看向那边,目光不经意的敬佩,只是那边依旧淡淡的笑容,俨然说着寻常话似的温和,并未觉得这九字如何如何。

这般年少,这般才谋,全然不见多少清高心气,性子当真是……令人舒适,这时李善长轻声笑了笑“单是九字本义……重二可有引申义?”

“引申义……却是没有。”

那边点着头,随后想到什么似的严肃道“三策九字……这是问鼎天下的路……这般贯通禅儒之学的谋略重二可曾对旁人提起?”话到这里,俨然几分警醒的意味。

“这倒未曾,看来二位是偏向后一条路。”朱兴盛笑了笑,转开话锋,“这条路的弊病也是有的,真正足以施行如此方略的并不多,譬如行事强横,其势已成的,自然不行,那些颇有威望的人物暂时不去考虑,我们只说定远县的豪杰,二位觉得……郭子兴如何?”

“郭子兴?”罗贯中并非定远人氏,无从得知,这时看向李善长,那边沉吟片晌,随后道“此人……于濠州坐拥数十家绸缎行、茶叶行,在定远算是殷富之户,可如何称得上豪杰?”

“定远的达鲁花赤在位时,他于暗中结交宾客,那督官走后,很多事又到了明面上,几乎每日都有此人遍散家财,广交天下豪杰之类的传闻……看起来是有几分枭雄气度,但在我眼里实则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此人早年因妒忌陷害了旧友,去岁时曾残害一位意见不合的幕僚,心胸实在狭隘……这定远大抵没几人知晓,其实城里飞扬跋扈的胥吏,多为此人豢养……这三策九字他自是不配。”

罗贯中似笑非笑地盯着那边“且不说这位郭子兴如何……要我看来,百室这一双眼才是难得。”

李善长淡淡笑了笑,也不接话。

外面风雨骤歇,过得一阵,夕阳倾入云层,橘光便从红彤彤的天边洒下,整座定远县一点点浸在黄昏里。

“今日投壶……”李善长陡然伸出手中的箸,落在朱兴盛身前的一只碗上,随后笑了两声,“便算我胜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