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5章 这是她能想的事情吗?(1 / 2)

加入书签

就在此时,张明德求见。丁肇眼皮子一跳。“陛下,皇后娘娘身边的张明德求见。”皇帝皱眉,显然知道张明德为何而来。丁肇弯着腰等皇帝吩咐,他眼尾的余光,还能扫到殿外跪着的端王的身影。他收回自己的目光,静静地候着。皇帝沉着脸,坐在宝座之上,那双已经浑浊的眸子,透过打开的殿门,看向端王。他这些儿子里,脾气最臭最硬的便是他。淑妃是那样温柔小意的性子,偏偏生了这么个犟种!皇帝绝不肯承认,这犟种的性子是随了他。又想起淑妃前些日子与他偶然提起的话,眼中闪过一抹无奈,随即轻叹一声,看着丁肇说道:“去跟张明德说,金口玉言,不得随意更改,端王既许下十年之约,那边由着他。”说到这里一顿,又扫了一眼犟种儿子,“跟端王说,跪足一个时辰就给朕滚!”丁肇眼睛微微一亮,随即抬起头,一本正经地说道:“陛下英明,奴才这就去传话。”丁肇脚步轻快地往外走,出了大殿,张明德立刻迎上来,“丁总管,皇上这会儿得空吗”丁肇端着一脸笑,看着张明德无奈地说道:“陛下正忙着,不过你既然来了,皇上让我传句话给你。”张明德眼中闪过一抹失望,皇上不想见他,只怕所愿扑空,“丁总管请讲。”丁肇把皇上的话原原本本复述一遍,他就看着张明德的面色变了又变,最后与他道了谢转身离开。等张明德一走,丁肇这才回过身看着端王,“王爷,皇上说了,您跪足一个时辰就可以离开了。”端王对着丁肇点点头,“有劳丁总管。”“不敢,这都是奴才该做的。”丁肇微微颔首,这才离开进殿复命。萧沐宸有点惊讶,他以为今日怎么也得跪上半日,没想到父皇只让他跪一个时辰……这可真是让他大感意外,父皇的态度,一时间心绪难平。父皇这次如此宽待他,事情可不那么简单,萧沐宸垂下头,遮掩住眼中的深意。张明德转述了皇上的旨意,整个园子里一片安静。皇后脸上的尴尬与怒气简直是压不住了,她以为皇帝会趁机压制段明曦,没想到就这样放过了,到底发生了什么皇上为何会改变心意明明当时陛下并不阻止她这样做,那就是同意的意思。现在好了,把她一个人架在了火上,难道她这个皇后的脸不是脸吗段明曦也是有些意外的,不过结果对她是好事,她抬起头看向皇后,两人四目相对,几乎能碰出火花来。在场的众人,面色各异,有欢喜有失望,各色目光落在段明曦身上。齐王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段明曦怎么就能这么好命!她以为今日皇后必然会压着她纳侧妃入府,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凭什么大家府上都要进侧妃,就她是个例外淑妃眼珠一转,立刻上前一步,笑盈盈地说道:“陛下天恩,明曦还不给陛下谢恩。”“是。”明曦立刻朝着崇政殿的方向叩头。淑妃只说谢皇帝,可没说谢皇后,磕了头,段明曦就直接起身,然后看向皇后,“皇后娘娘一番盛意,臣妾无福消受,只能辜负您的懿旨了。”阴阳怪气谁还不会,这样好机会打皇后的脸,段明曦当然不会错过。皇后心头冷笑一声,嘴上却说道:“陛下一向重诺,希望端王妃能好运常伴,十年后如何就不好说了。”明着送不进去,难道就没别的办法了吗若是端王自己喜欢上别的女子呢皇后就不信这世上没有不偷腥的猫!段明曦现在又有什么好得意的,端王若不是想要段家的银子,又会愿意这么哄着她等着瞧吧,总有她哭的那日。这女人啊,就是不能太天真,撞了南墙就知道疼了。七夕宴经过这么一场风波,吃了宫宴之后,皇后先一步离开,众人随即告辞出宫。镇北王妃十分高兴,甘英这次没能踏进泥潭,不过看到李佩兰心情又糟糕起来,瞧着她跟曹国公夫人难舍难分的架势,袖子一甩,也不管她,直接带着甘英走了。那边李佩兰装腔作势的,还想等着端王妃过来请她一起出宫回王府呢,现在傻眼了。曹国公夫人一见,气得也是心口直跳,忙推了推女儿,“我就说你这是馊主意,镇北王府的人都是硬骨头,你赶紧跟上去吧,免得又生是非,你跟女婿这日子还怎么过”“还能怎么过”李佩兰气得直咬牙,但是她又不好意思跟母亲说,她嫁过去这么久,除了洞房那日,两人再也没睡在一起。甘皓那个不中用的,就知道听他娘的话,两人吵了一架,他就搬去书房了。难道还要她求着他搬回来不成李佩兰怎么丢得了这个脸!“我要跟娘回去住几日,我都想爹爹了。”不叫她就不叫她,她又不是无处可去!曹国公夫人对上女儿那张满是委屈的脸,本来想拒绝的话又咽了回去,转念一想,还有皇后跟太子呢,有什么好怕的,于是带着李佩兰回了家。在场的夫人们不少人看到这一幕,段明曦自然也看到了,不过她带着肖氏跟段徽柔跟淑妃辞别,把人亲自送出宫,免得再生事端。淑妃看着明曦,想要叮嘱一句,不过肖氏跟段徽柔在这里,她就没多说让人走了。出宫的路上,段徽柔低着头跟在二人身后。段明曦看着她这样子,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等出了宫坐上回王府的马车,这才说道:“大嫂,这件事情不是小事,你回去后要跟家里说明白。”肖氏慎重的点头,忧心忡忡地看着段徽柔,“晋王妃瞧着荣耀,但是那王府里可有个钱侧妃,前晋王妃在她手上可没少吃了亏。”就段徽柔这性子,嫁过去岂不是被人拿捏得死死的段明曦侧头看着段徽柔,“你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