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处理结果(1 / 2)

加入书签

李承乾终究是没能领会李世民的苦心。

李世民只想利用外界的压力来逼迫李承乾进步。

但李承乾却由于自卑将李世民的举动当成是即将要废除他的前兆。

这里面父子两人的交流不够充分也许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但李承乾的抗压能力不强显然也是一个明显的事实。

李世民并未再与李承乾多说什么,事到如今说得再多也是于事无补。

他让人将李元昌和赵节等人全部带到大理寺候审。

随后又将太子府中的大部分侍女和仆役驱离,只留下了有限几人负责照顾李承乾和太子妃苏氏的起居。

当李世民离开太子府以后整个太子府马上就被人严密封锁起来,任何人都无法随意进出。

第二天一早房玄龄等人就被李世民叫去议事,而朝中的其他大臣也很快就知道了太子谋反的消息。

一时之间各方势力纷纷开始行动起来,全都想要在这次动乱中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李泰到秘书监匆匆打了一转之后马上就返回了魏王府。

没过多久便开始不断有朝中大臣前往魏王府中做客。

李泰端坐在客堂中,脸上始终挂着一副从容的微笑。

其实他心中此时却是波涛汹涌,始终难以平静下来。

整件事情的发展实在是有些太过出乎他的意料。

先是之前的舆论炒作彻底失败让自己身边的刘洎这名大将因罪免官。

接下来不等自己再另寻机会太子这边就开始有了动作。

他先是动手刺杀了自己,接下来又派人对李治动手,到最后眼见事情可能暴露干脆又做出了谋反的决定。

这一路操作下来简直是让人完全跟不上节奏。

等到今日李泰得知了整个事件的始末甚至感觉如在梦中一般。

自己想方设法想要对付的李承乾居然就这样自己将自己玩死了?这操作简直是太过梦幻了。

李泰知道,这次太子谋反事件自己必须要抓住机会。

他不仅要好好对待今日前来拜访自己的这些官员,同时更要尝试着去拉拢以前的太子党。

只有如此能在朝中支持自己的人数才有可能超过李治。

到了那时父皇在一众朝臣的舆论之下肯定会指派自己成为新的太子。

就在李泰有些想入非非之时管家突然来报

“殿下,国舅爷到了府外。”

“啊?朝中议事如此快就结束了吗?快请…不,本王要亲自去迎接恩师。”

李泰听说高士廉到来很是惊诧。

太子谋反的事情不是小事所有人都以为陛下和一众大臣们将会讨论很长一段时间。

却不想时间尚未到午时高士廉就已经出现在了魏王府门前。

“学生还以为恩师要与父皇论政很久,却不想如此快速的便结束了。”

李泰快步从大门走出,一边拱手一边开口道。

高士廉抬手回了一礼之后开口道“此处非是说话之地,待进入府中再与你详叙。”

李泰听了这话以后赶紧虚扶着高士廉进入王府,之前到来的其他官员此时也在客堂之外迎接他的到来。

高士廉见到这些人以后暗自点了点头。

这些人虽然算不上顶级大臣,但是其中有不少也都坐到了各部侍郎的职位。

加上一些五品上下的其他官员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众人在客堂门口热情的寒暄了一番之后很快就来到了客堂中入座。

李泰坐定以后看着高士廉问道“恩师能否详述一下今日商议的结果?”

高士廉点了点头开口道“太子和齐王接连造反一事眼下算是初步有了定案。

两位殿下俱被贬为了庶民。

其中太子已经有了去处,不久之后将会前往黔州。

至于齐王李佑还需等到将他押回长安之后再行定夺。

而两人的同党则是毫无例外的全部处死。”

李泰听到这里插口道“不知将被处死的都有何人?”

高士廉道“殿下的亲族有李元昌和赵节两人,另外吏部尚书侯君集也无法幸免。

尚乘奉御杜荷不但自己要死其兄杜构也将被贬去岭南,今后杜家怕是难有机会重新立足朝堂了。

李安俨等人虽然在之前便已死于乱枪之下但是彼等的家人也全都将会被发配到占婆国境内。

至于齐王李佑身边之人除了早已死去的之外,其他人也全都将会被一并处死。

其舅舅阴弘智本人处死家人流放占婆,其母阴妃也因此被贬为庶人…”

高士廉一通娓娓道来将两件谋反大案的处置结果全都说了个清楚。

众人听了以后都觉得如此处置还算公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