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王蒙的主意(1 / 2)

加入书签

“启禀大都督,对面的敌人早已撤离,斥候追查二十里仍未追上敌人。”

第二天一早大军还没有开始吃早饭的时候段至玄就收到了斥候的汇报。

开始的时候段至玄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啥情况?敌人跑了?”

斥候再次开口道“启禀大都督,敌人确实都已经不在了。”

段至玄再次疑惑的问道“啥时候跑的?昨晚不是还篝火通明的吗?”

斥候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启禀大都督,应该是昨夜就跑了。”

“他娘的,这是怕老子追上去揍他们一顿所以给老子来个故布疑阵呐!”

段至玄嘀咕了一句。

说完这话他对斥候摆了摆手让他下去然后又让人找来了肖恒,徐浪以及军中的一干主要将领。

段至玄先是将斥候汇报上来的情报说了一下。

随后开口对众人问道“敌人在此时突然退出战场着实有些出人意料。

不知诸位对此事有何看法?”

肖恒首先开口道“大都督,敌军已然连续多日都在不断败退。

想来这次是想要准备完全一些再与我方开战。”

另一名副都督闫东也开口道“末将想来敌将也是看出己方大军士气大降。

此次撤退应是打算直接退入真腊境内寻求后方支援。”

徐浪等一众官员全都认为闫东的分析在理,因此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段至玄开口道“无论具体情况如何我等也终归是有了机会先行拿下和蛮部地界。

通传大军继续追击敌人,沿途如遇蛮族不可随意打杀。”

和蛮部与僚子部本就早已向大唐称臣。

此次之所以勾结外邦反叛不过是那些部落首领贪心不足想要赚取更大的好处。

因此大唐真对这两处羁縻之地的策略便是只诛首恶以及主动反抗之人。

至于更多的普通百姓是绝对不许乱杀的。

这也就是王蒙坚决不想让联军继续留在和蛮部境内的原因。

这些百姓是王蒙一众部落首领的根本。

只要他们不被唐军全部杀光这些部落首领便随时都可以继续对这些人发挥影响。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王蒙等人绝对不能带头去祸害他们。

王蒙不傻,他深知自己该如何才能维护好自己的地位。

因此他宁可带着为数不多的蛮人战士退到真腊境内去遭人白眼也绝不愿继续带着联军在自己的地盘溜达。

说来吴桑启等人选择退入真腊境内真的是不太明智。

和蛮部所处的位置乃是云南的红河州与文山州一带。

这里虽然地处云贵高原南部的最边缘,但是平均海拔仍有一千三百米左右。

而真腊其实就是如今的老挝和柬埔寨一带。

境内虽然也同样多山但是整体海拔却仅有不到三百米。

这其实和广州附近的环境差不了多少。

因此当广州府兵们来到真腊境内以后很快就适应了战场环境。

于是吴桑启等人很快就悲哀的发现自己等人所预想的地利优势并不曾出现。

反而由于这里的山势远不如和蛮部境内绵延陡峭而无法作为依托与唐军久战。

联军退入真腊境内的第一场战斗仅仅进行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以联军的仓皇败退而结束。

他们原本想要依托与大唐交界处的一片大山和唐军周旋。

可惜唐军的山地战法已经越来越纯熟。

联军一方的将士们往往还没能退到山腰就已经被唐军驱赶着不断向着山外移动。

而联军战士们一旦失去了杂草树木的遮挡在唐军面前便再也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他们只能如同面对猛虎的猎物一般全力逃跑。

奔逃中的驽宾有些气喘吁吁的对吴桑启和王蒙两人说道“唐军似是又强大了一些。

这次…这次我方败退的实在是有些过于快速了。”

吴桑启开口道“两位可曾发现唐军似是对真腊境内的地势较为熟悉。

我等之前的决定怕是反倒帮了唐军大忙。”

王蒙开口道“在下与吴将军所见不同。

地利优势我方其实早已失去,今日一战的结果早晚都要出现。

眼下我方所能依仗的当是真腊与骠国源源不断的人员补充和粮草补给。

两位请想,如今唐军已然深入到真腊境内,彼等要如何才能在这群山环抱之下获得后方的补给?”

驽宾和吴桑启两人听了王蒙的话以后双双震惊的对视了一眼。

两人全都未曾想到,王蒙居然早就已经将形势看得如此透彻。

看他此刻所表现出来的样子肯定是连今后的战法都已经有了腹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